摘要:关于洗牙的传言大多如下:洗牙,放松牙齿!越洗越松!洗牙把牙缝都洗大了,越洗越大!就连身边一位9
关于洗牙的传言大多如下:
洗牙,放松牙齿!越洗越松!
洗牙把牙缝都洗大了,越洗越大!
就连身边一位90后的姐妹纸也说:不能洗牙!!!牙齿会松动的!!!
我:呵呵~!
只能用这样有意义的话来回复她。
但是,其实内心的潜台词是:无知的人~!
看来有必要来科普一下,洗牙是护牙还是伤牙?!
【洗牙】,专业名称是:洁牙。还有一个更专业的学名叫龈上洁治,是治疗牙周病最基本的手段。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,也是成人牙齿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,也是危害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!
误区一:每天刷牙,还需要洗牙?
牙石是怎么来的?
牙石是由唾液中的钙和细菌沉积在牙齿上形成的。口腔中的唾液和细菌是无穷无尽的。即使你每天刷牙,你也不能完全刷掉牙齿上的脏东西。
还有一些牙齿的内角不能刷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们会形成一块块牙石,而且非常坚固。此时,有必要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清洁
洗牙是利用超声波洗牙机的高频振动来振动和松动沉积的牙结石。洗牙时也解决了一些日常牙刷清洁的死角卫生问题。
误区二:洗牙,让牙齿变大,放松牙齿
牙石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聚在牙齿上,就像在牙齿周围建造一样「铜墙铁壁」,牙石像水泥一样坚固,把松动的牙齿绑成一个整体,实际上掩盖了牙龈萎缩的事实!
此时,你不会感到牙齿松动:在牙石压迫和牙龈炎症的长期作用下,牙根周围的骨头萎缩,只剩下一半左右。
把这些牙石洗掉,洗掉后,牙齿站在松塌的牙龈里,站得稳才怪。因此,通过洗牙,这种松动就会得到改善。
正式的洗牙手术不仅不会导致牙齿松动,而且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症的有效手段,可以防止牙齿进一步松动。
误区三:洗牙又酸又痛,出血,受不了?
第一次洗牙可能不舒服,因为牙石最容易生长的地方是牙齿上不容易清洁的位置,比如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。这个交界处是白色坚硬的牙釉质和不成熟敏感的牙根,所以即使是健康的牙齿,用金属设备触摸这个位置也会引起轻微的不适。
出血的症状也很正常。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石刺激牙龈炎症,导致牙龈充血和毛细血管扩张。在刺激作用下,扩张的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牙龈出血。炎症越严重,牙龈出血越明显。
第一次洗牙时,由于牙石堆积较多,医生需要反复清洁,不适较多;以后定期洗牙时,牙石不多,清理起来也不那么不舒服~
友情提醒:
一定要去正规的牙科医院或诊所洗牙。因为洗牙一般要经过四个程序:结石、喷砂、色素去除和抛光。一些收费极低的洗牙点一般只做第一步,无法达到牙齿清洁和保健的效果。
误解4:洗牙后牙齿变得特别敏感
如果你在洗牙后真的有这些症状,这意味着你患有轻微的牙周炎,你应该很高兴你及时洗牙~洗牙只是牙齿敏感的原因,真正的根源是牙周病。
误区五:会使牙齿变白
超声振动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、牙垢和一些色素,使牙齿变白。如果牙齿发育时颜色发黄,洗牙效果不是很好。
误区六:洗牙次数越多越好。
洗牙不是越多越好。间隔周期不宜过短。六个月到一年洗一次就够了。
因为洗牙会洗掉牙齿之间的牙石,而牙齿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慢慢长出来。如果太频繁,超过牙齿的自我适应周期,就会变宽。
此外,利用超声波振动破碎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和色素,接触钻头的硬度也非常精致。如果你在短时间内多次击中牙齿,得不偿失。
树有根,牙也有根;树长在泥里,牙长在骨头里。洪水过后,为什么树会弯曲?因为树周围的土壤被水冲走了。同样,经过十年或八年的牙周炎,牙根周围的骨头也消失了,牙齿也会脱落~
洗牙小贴士
1.洗牙后,请不要用力吮吸,或用舌头舔,用手指触摸牙龈,以防意外出血。
2.长时间不洗牙或牙结石较大时,洗牙后间隙变大是正常的。
3.洗牙后三天内不要吃辛辣、酸冷的食物。
4.减少对口腔和牙周的刺激,如吸烟、饮酒、辛辣等。
5.洗牙后,牙龈会有轻微的红肿,一般在一周后消退。